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亲和柱使用说明书 |
发布时间:2022-12-07 14:13:34 |
浏览数: |
概要 黄曲霉毒素是谷类及其他农作物常见的真菌毒素,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,对动物、植物和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毒性,致癌力最强,还能引起突变和导致畸形。世界各国对食品及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都有严格的限量标准。
测定原理 此免疫亲和柱以抗体-抗原特异性反应为基础,含有和黄曲霉毒素抗体结合在一起的凝胶。上样时,经提取、过滤、稀释后的样品缓慢地通过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层析柱,在柱内黄曲霉毒素与抗体结合,其他物质不会结合而直接流出。此后洗涤免疫亲和柱,完全除去未结合的其他物质。最后加入甲醇,将黄曲霉毒素释放并洗脱,再注入到分析仪器中进行检测。
适用范围及用途 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亲和柱适用于基质复杂、限量要求低的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、B2、G1、G2检测的净化。可以进行TLC、HPLC、GC、LC-MS/MS、EIA等定量分析,适合谷物、食品和饲料等样品。
产品参数及规格 货号:AFMT103 柱容积:3ml 柱容量:300 ng 黄曲霉毒素 规格:20支/盒 储存条件:2-8 ℃
注意事项 1)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害,应戴手套操作。 2)使用过的玻璃容器及黄曲霉毒素溶液最好用5%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过夜。 3)切勿使用过了有效日期的免疫亲和柱。 4)亲和柱于2-8 ℃冷藏保存,不可冷冻。 5)使用前,免疫亲和层析柱需回至室温(22-25 ℃)。 6)免疫亲和柱内的液体为PBS缓冲溶液,起到保护凝胶的作用。在使用过程中,上样前不要将PBS缓冲溶液排空,将注射器连接于免疫亲和柱上端之后,取样品于注射器中,再拧开下端的下盖,和PBS缓冲液一起流出。 7)当样品进行上样、淋洗、洗脱等操作时,需要控制好流速,流速不能太快,否则会使检测结果偏低。 8)在上柱前需要确认上柱前的溶液中的甲醇浓度不能超过25%,否则会影响柱子的吸附能力。 9)在淋洗完吹干柱子中的水之后,再加甲醇进行洗脱时,不要立即将甲醇洗脱下来,甲醇需润湿柱子30秒左右之后,再将甲醇缓慢的洗脱下来(以流速2-3滴/秒每滴)。 10)氮吹过程中,氮气的气流量不要太大,不要将溶液完全吹干,防止目标物损失。
操作流程 (符合GB 5009.22-2016与GB/T 18979-2003国标方法) 一般固体、油脂和液体等样品的具体提取方法请参考相应的国标方法 1)粉碎好的样品过20目筛并在取样前彻底混合,不立即分析的样品应放在冰箱中储存。 2)称取20 g粉碎样品及4 g氯化钠,加入100 mL 70%甲醇/水。 3)高速均质约3分钟,或振荡器振荡约20分钟。 4)过滤样品至少10 mL。 5)取10 mL滤液加入20 mL水,彻底混合。 6)用玻璃纤维滤纸过滤至澄清,取15 mL准备加入到免疫亲和柱中过柱。 7)将10 mL注射器连接于免疫亲和柱上端。 8)取15 mL处理好的样品溶液以1-2滴/秒的速度通过免疫亲和柱,弃掉流出的液体。 9)加10 mL水淋洗柱子两次,弃掉流出的液体。 10)利用真空设备压入空气或用注射器吹干柱子中的水。 11)加入2×1mL甲醇缓慢洗脱亲和柱,流速约为2-3秒每滴。 12)在50℃下用氮气缓缓地将洗脱液吹至近干(不要吹干),加入1.0 mL初始流动相,0.22μm滤膜过滤,收集滤液于进样瓶中以备进样。
液相色谱测定条件 检测器:荧光检测器 激发/发射波长:360 nm/440 nm 流动相:甲醇:水 = 45:55 流速:0.8 mL/min 进样量:20 uL 柱温:30 ℃ 反应时间:10 min 用进样器吸取20 uL黄曲霉毒素标准工作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,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标准溶液的响应值(峰高或峰面积),得到黄曲霉毒素标准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。
|
|
|
|
|